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本人于2024年5月6日,花费3个小时23分钟一口气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打破了之前51分钟一口气读完瞿秋白《多余的话》的记录,感觉很开心,遂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2024年5月29日10:11分再来更一更。


简介

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 此书书名: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于2017-05-01发布于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译者:渠海霞
​ ISBN:9787111495482

官方简介:
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 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 子。

这本书共有7个章节

推荐序一、二、三,译者序

推荐序一:勇气的心理学

作为一名执业心理咨询师,长久以来沉浸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尽管平时学学荣格来解解毒,但发现自己更沉醉于内心和过去的世界;此时,阿德勒像是一剂良药,他对于当下的重视,对于人际的理解,对于勇气和决定的重要性的再三确认······在我的内心久久回响。

​ –张沛超 2015-03-06

推荐序二: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本书是一个“禅师”和“青年”的故事。书中的“禅师”很了不得,他是精修多年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充满了对人生的领悟和洞见。书中的“青年”其实也很了不得,虽然他内向、敏感、自卑,可你要知道,他的职业是图书管理员······

我从初中就知道阿德勒老师了。那时候我还是个懵懂少年,敏感自卑如本书中的主人公,觉得人生一片灰暗。有一天在书店偶遇阿德勒的名著《超越自卑》,读后感觉中枪无数,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由此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道路。可以说,阿德勒和他的《超越自卑》就是我那段时间生命中的“禅师”。

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算古人了,但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比如,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及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 ination theory)。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题,是对自我的解放。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里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阿德勒的心理学,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并且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之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正如这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 –动机在杭州 2015-02-17

推荐序三: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这是一本关于我们自我发现和自我疗愈的工具书。我一口气读完,发现自己已多年未有如此这般认真、孜孜不倦的感觉了。本书以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答出了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以及 ”我将去到哪里“ 。这本书,具备工具书的特质,在仔细阅读中,经常会有”拍大腿“的感觉:太棒了,我原来是这样的!

它加深了我对人性的理解,同时帮助我发现了隐藏在记忆深处又一直影响着我的”自卑“,让我抗拒改变的”借口“无所遁形。原来,我们一直缺乏勇气让自己过得更好。

​ –胡慎之 2015-02-16

译者序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具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他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感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而且还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例如,针对“什么是幸福”这个永久的哲学追问,本书在提出独到见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如何获得幸福”的具体对策。又比如,就人际关系这个常常困扰着我们生活的问题,本书在断言“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同时,还给出了“课题分离”这一具体解决办法。

本书还针对“自卑情结” “优越情节”和“幸福感”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并给出了“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大良方。书中处处透出真知灼见,特别是关于幸福的论述,使我们深深相信:常常为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 –渠海霞 2014-12-12

引言

开篇说明了造访的目的:要和先生充分辩论“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的主张,并且希望能让先生收回自己的主张。

P1首先假定先生的说法成立,开始思考:对于孩子的世界而言,孩子们的眼睛被遮盖了,不必面对丑恶的现实,孩子眼中的世界呈现出简单的姿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便逐渐露出真面目。
青年说“如果在宗教盛行的时代,人们也还有救。那时,神的旨意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遵从神的旨意,需要思考的课题也就很少。但现在宗教失去了力量,人们对于神的信仰也趋于形式化。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东西,人人都充满了不安和猜忌,大家都只为自己而活,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
哲人回答说: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随后哲人用”井水“和”墨镜“两种比喻,提出了”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的主张。

之后又提出了”勇气“的问题,提出”人是否可以改变“的论点。

看着你,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自己。想起了年轻时为探求真理而去寻访哲人的气血方刚的自己。是的,就是那样。我也是正在探求真理,人生的真理。之前我从未收过弟子,而且也一直都感觉没那种必要。但是,自从成了希腊哲学信徒之后,特别是邂逅”另一种哲学”以来,我感觉自己内心的某个角落一直在等待像你这样年轻人的出现。

随后,哲人请青年去那边的书房。”就要进入漫长的深夜了,给你准备一杯咖啡什么的把。“

完整概括全书内容好难呀,啊啊啊啊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开头指出两种哲学的定义:希腊哲学是指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另一种哲学是”阿德勒心理学“。他说阿德勒心理学可以说是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年龄相仿,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这一点完全不同于把弗洛伊德视若父亲一样仰慕的荣格。

哲人说,我是哲学家,是活在哲学中的人。对我来说,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对“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的辩论: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的吧?

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也就是说,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个叫做“目的论”。
不是装病。你朋友所感觉到的不安或恐惧是真实的,有时他可能还会被剧烈的头痛所折磨或者被猛烈的腹痛所困扰。但是,这些症状也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这正是“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所在。你所说的全部都是根据原因论而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既然您如此坚持,那就请您好好解释一下吧。“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发散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但是,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正是如此。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那么,先生您打算如何解释我当时的愤怒呢?

这很简单。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你是先产生了要大发雷霆这个目的。也就是说,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威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的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
即使你不大声呵斥而是讲道理的话,服务员也应该会诚恳地向你道歉或者是用干净的抹布为你擦拭。总之,他应该也会采取一些应有的措施,甚至还有可能为你洗衣服。而且,你心里多少也预料了到他可能会那样做。
尽管如此,你还是大声呵斥了他。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是的,愤怒的确是一瞬间的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所谓“目的论”就是如此。

哎呀呀,先生您可真是带着温和面具的可怕的虚无主义者啊!无论是关于愤怒的话题,还是关于我那位闭门不出的朋友的话题,您所有的见解都充满了对人性的不信任!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后记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